Skip to content

Menu

归档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Calendar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5 月    

分类

  • 未分类

Copyright 晓北知道 2025 | Theme by ThemeinProgress |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晓北知道
Written by tingsky2024 年 11 月 11 日

💡中医养生课,中老年必备!

未分类 Article

回顾第一课

在中医养生讲座的第一课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的基础理念,这些理念对于中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可谓是养生之道的核心。它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人体的阴阳平衡要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协调。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治病和养生都在于调和阴阳。养生重在内求,我们要关注自己的生命,从精、气、神三个方面进行调养,以获得健康长寿。

第一课中还提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生命观。《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这意味着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我们应根据自然规律去引导、开发、调整自然,同时努力去适应自然,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这种观点为中医养生提供了哲学基础。

在养生法则方面,注重饮食不宜偏食,饮食有度是保持长寿的重要条件。“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度饮食会加重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使筋脉瘀滞,气血流化失常。此外,喝酒要适量,少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长期大量饮酒则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黄帝内经》对人体的精神系统也有深刻的阐述。五脏所藏五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了解五脏所藏五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

第一课还强调了养生的积极意义。养生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具体的养生方法包括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和体格的锻炼。人生的生、长、衰、老过程以及生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气的盛衰。

此外,《黄帝内经》开篇提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引发了我们对于古今之人养生差异的思考。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总之,第一课为我们打开了中医养生的大门,让我们对《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理念将为我们在第二课及以后的养生学习中提供坚实的基础。##知“道”与法于阴阳

在中医养生的广袤世界中,“知‘道’与法于阴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那么,究竟什么是知“道”呢?“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便是“道”,虽难以言说,但却又不得不说。孔子一方面对“道”充满敬仰,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另一方面又因其难以讲清而罕言。唐代韩愈将“传道”置于老师职责的首位。对于宋明理学之“理”,明代学者王廷相直言其为“老庄之余绪耳”,后世“道理”并称也由此而来。

在中医学中,知“道”意味着培养起中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深刻理解中医学的“三观”,才能自觉运用其独有的方法论,掌握中医学的奥妙。正如《黄帝内经》首篇中,岐伯告诉黄帝要知“道”才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强调了知“道”对于掌握中医学精髓的重要性。

而“法于阴阳”在养生中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篇即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易经中讲到,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人的身体作为世间万物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中医看病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握阴阳。人分男女,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但阴阳并非仅仅是表面的区分,若用易经中的卦象来讲,还有外阳内阴和外阴内阳之分。

在相同的环境中,季节发生变化时,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却依然健康。这是因为人与人的体质不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健康的人能够及时调整身体状态,适应自然变化,这便是人体之阴阳随着自然变化渐生渐藏的体现。

例如,夏季应顺应夏长之令,若违背此令,太阳之气不能盛长,就会导致心气虚弱;秋季应顺应气候要求,使太阴之气收敛,若违背则会肺脏焦热胀满;冬季应顺应冬藏之令,若违背则少阴之气不能潜藏,肾气下泻成病。

顺从阴阳之道能够健康长寿,违背了它就会生病甚至死亡;顺从它就正常,违背它则必然导致混乱。经常违逆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致使体内阴阳之气紊乱,就会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而产生“内格”之病。

因此,圣人强调在没病以前就加以防治,在动乱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加以治理。这也体现了中医养生注重预防的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来顺应阴阳之道。比如,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复苏,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升发阳气作用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等;夏季炎热,可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等;冬季寒冷,可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在作息方面,应顺应四季的变化,春季早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运动方面,春季可选择一些轻松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等;夏季可选择游泳、瑜伽等运动;秋季可选择登山、慢跑等运动;冬季可选择室内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总之,知“道”与法于阴阳在中医养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一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变化,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句话源自《黄帝内经》,它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虚邪”指的是能够乘虚而入、伤害人体的邪气,如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等;“贼风”则是指在不适当的时候突然刮起的风,具有侵袭性和伤害性。这句话的整体含义就是要及时躲避那些能够乘虚而入伤害人体的邪气和不适当时候的风,以保护身体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也相对较弱,更需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该如何做到呢?

一、顺应四时变化

1. 春季
春季气候多变,风邪盛行。中老年人在春季应注意保暖,避免过早脱去厚衣服。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时,要及时添加衣物。同时,春季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外出时,可以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春季适合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大风天气外出锻炼。

2. 夏季
夏季炎热,暑邪易袭。中老年人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中暑。夏季空调使用频繁,但中老年人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内,以免受到寒湿之邪的侵袭。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一般以 26℃左右为宜。此外,夏季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3. 秋季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中老年人在秋季应注意润肺防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同时,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秋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中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此外,秋季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登山、慢跑等,以增强体质。

4. 冬季
冬季寒冷,寒邪易侵。中老年人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穿着要厚实、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腰部、脚部等部位,要特别注意保暖。冬季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等,以增强体内的阳气。同时,冬季要避免在寒冷的天气外出锻炼,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此外,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二、注意居住环境

1. 保持室内通风
中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排出污浊空气。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空气相对较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但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风直接吹到身体,以免受到贼风的侵袭。

2. 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一般来说,温度以 18℃-24℃为宜,湿度以 40%-60%为宜。可以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这些设备,以免滋生细菌和病毒。

3. 避免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
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中老年人应避免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地下室、一楼等。如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使用除湿机等设备降低室内湿度。

三、合理饮食调养

1. 均衡饮食
中老年人的饮食要均衡,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等食物。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避免偏食和挑食。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

2.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中老年人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冷饮、生鱼片、凉拌菜等。

3. 适当食用具有扶正祛邪作用的食物
中老年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扶正祛邪作用的食物,如黄芪、党参、枸杞、山药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

四、适度运动锻炼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中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这些运动方式相对较为柔和,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同时,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

2. 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地点
中老年人在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比较适合运动的时间,此时空气相对较好,气温也相对适宜。运动地点可以选择在公园、广场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但要注意避免在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运动。

3. 运动后要注意保暖
中老年人在运动后,要注意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避免受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1.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中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容易受到虚邪贼风的侵袭。

2. 学会放松自己
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自己,缓解压力。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交流沟通,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顺应四时变化,注意居住环境,合理饮食调养,适度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及时躲避那些能够乘虚而入伤害人体的邪气和不适当时候的风,以保护身体健康,安享幸福晚年。{{

Tags: 养生, 第一课, 黄帝内经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归档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Calendar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5 月    

分类

  • 未分类

Copyright 晓北知道 2025 | Theme by ThemeinProgress |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