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归档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Calendar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5 月    

分类

  • 未分类

Copyright 晓北知道 2025 | Theme by ThemeinProgress |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晓北知道
Written by tingsky2024 年 9 月 17 日

💡高校党建💪引领未来

未分类 Article

高校党建之历史沿革

高校党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也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的诞生

五四运动以后,全国很多地方秘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当时参加党的一大的 13 名代表中,1/3 的来自北京大学,全国共有 50 多名党员,1/3 的党员也是北大的师生。这充分说明高校党建是全国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和策源地。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校党建的发展

(一)党的创立初期(1919 年—1923 年)
这一阶段,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国很多高校成为了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高校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人才上的准备。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3 年—1927 年)
高校党组织通过努力,形成了一套高校党建思路。在这一时期,高校中的共产党员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 年—1937 年)
党中央根据实际及时调整高校党建工作的方针。一方面,从思想上消除各种错误思想和认识,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加紧恢复受到国民党破坏的高校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在高校中的存在和发展。同时,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读书会、座谈会、辩论会等形式,宣传党的主张,扩大党的影响。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1945 年)
此时的高校党建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高校师生纷纷投身到抗日斗争中,通过演讲、文艺演出等形式,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二是鼓励支持高校青年学生到革命根据地接受教育和锻炼,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三是建立统一战线,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一致抗日,高校成为了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1949 年)
一方面,高校党组织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他们奔赴解放战争第一线或解放区,成为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在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党在高校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校党建的情况

(一)建国初期
党在高校的任务是全面接管整顿旧大学,创建发展新大学,迅速完成从开展民主运动向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战略转型。从 1949 年到 1952 年,大批党的干部调入高校担任领导职务,他们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高校树立了党的先进形象,逐步建立起了党领导高校的局面,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赢得了良好的开端。

(二)基本确立党组织在高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党在高校的领导也进一步得到加强。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也确立了党组织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尽管这一时期高校工作中也曾出现过在政治上、思想上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扩大化的错误,部分高校也曾出现过以党代政的倾向,但从总体上来看成绩还是显著的。

(三)高校党的建设事业在“文革”中遭到重创
高校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幌子下,高校党建工作受到致命冲击。高校党委不仅受冲击最早,而且在混乱中难以发挥领导作用,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陷入了严重的混乱状态。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党建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开始了一系列拨乱反正。高校党建工作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相关研究更多地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组织建设和稳定团结上。各高校着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

回顾高校党建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党建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紧密相连,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党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高校党建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高校党建之重要意义

高校党建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所在,同时在高校中发挥着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

一、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高校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党建工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高校作为高知识群体和高水平知识创新活动密集的战略高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良好的高校党建工作能够确保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把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意味着高校党建工作要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60 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证明,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处理得当,教育发展就顺利,培养的人才素质就高。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协调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避免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当片面强调“政治”忽视“业务”时,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当片面强调“业务”轻视“政治”时,会使教师和学生迷失政治方向,出现信仰危机和精神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甚至危及国家政局的稳定,冲击党的执政地位。

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才能的人才队伍,更需要这支人才队伍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把大学生培养成党和国家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确保我们党胜利完成执政兴国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 2500 万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百分之五就是 125 万,在 3000 万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百分之五就是 150 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分别是 25 万和 30 万。大学生党员在校时间可长达为 3 年或 4 年,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中发挥着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加强高校党建,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好地发挥党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组织是学校治理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可以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党建工作是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还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学习环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高校中,基层党组织既是深化改革的“先锋官”,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途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新的复杂局面,这对我们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引导广大师生统一思想认识,维护和谐稳定局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要应对这些挑战,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高校始终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只有站在“巩固阵地”的政治高度,高校才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才能牢牢把握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建和高校事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总之,高校党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高校中发挥着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高校党建之现状挑战

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代肩负着重大使命,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市场经济对学生观念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潮对高校学生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入党动机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功利化倾向。一些学生把入党作为未来求职、晋升的“敲门砖”,缺乏对党的真正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他们更多地关注入党能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而忽视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价值观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观念使得一些学生在面对选择时,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首要考量,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对党组织缺乏归属感,抵触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不认同党组织的相关政策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也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思想认识不深入

一方面,部分高校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在高校中,一些学生对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等知识所知甚少,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理解。这使得他们在入党过程中,对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从思想上入党。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和领导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术成果的取得,而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这导致党建工作在高校中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资源,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组织机制不健全

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机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标准不明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发展党员时,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而忽视了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这使得一些思想认识不深刻、政治觉悟不高的学生加入了党组织,影响了党员队伍的质量。

其次,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在一些高校中,党组织生活往往以会议、学习文件等形式为主,内容枯燥,形式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使得党组织生活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起到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最后,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党建工作队伍存在人员不足、业务水平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这使得党建工作在组织、实施和管理方面存在困难,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

高校党建面临的这些问题与挑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都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内部因素来看,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党建工作队伍的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党建工作。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党的认识和信仰。二是要提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制,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要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高校党建之创新策略

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升党建工作的成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策略。

一、推进党建工作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先导。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者应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高校党建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因此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党建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树立开放创新的观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党建工作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模式和方法。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党建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探索适合本校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拓展党建工作的渠道和空间,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最后,要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大局。要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党建工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利用网络新途径开展党建工作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新途径,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一)建设党建网络平台
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党建网站,开设党建动态、理论学习、党员风采、在线交流等栏目,为师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党建网站要及时发布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政策法规和学校党建工作动态,方便师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建工作情况。同时,要加强网站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网站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二)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
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例如,可以开设党建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党建工作动态和优秀党员事迹等内容;可以利用微博开展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党建工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制作党建抖音短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建工作成果。

(三)开展网络党课教育
网络党课教育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党课教育。网络党课可以采用视频教学、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要加强对网络党课的管理和考核,确保党课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创建涵盖所有学生的党性教育体系

党性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需要创建涵盖所有学生的党性教育体系。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要将党性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高校可以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教育活动等。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牢记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性观念。

(三)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其他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高校要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开展党员培训、组织生活等方式,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策略,推进党建工作观念创新,利用网络新途径开展党建工作,创建涵盖所有学生的党性教育体系,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高校党建之未来展望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望未来,高校党建将在持续引领高校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不断推进自身建设,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未来,高校党建将继续强化政治引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校党委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对师生的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同时,要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要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建立健全党员师生理论学习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积极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夯实铸魂育人主渠道。

二、加强组织建设,打造坚强堡垒
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基础。未来,高校党建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使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要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高校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党建工作,激发活力动力
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源泉。未来,高校党建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激发党建工作的活力动力。要结合高校实际,积极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模式。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拓展党建工作渠道,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针对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四、服务高校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党建的最终目的是服务高校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未来,高校党建将紧密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要加强对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领导,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注重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融入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力量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未来,高校党建将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力量。要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要引导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要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任重道远。未来,高校党建将继续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服务高校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而努力奋斗。

Tags: 中国共产党, 党建, 高校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归档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Calendar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5 月    

分类

  • 未分类

Copyright 晓北知道 2025 | Theme by ThemeinProgress |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